让孩子们笑着成长

2018年1月14日

去年大除夕,我祝愿港人在新一年有新开始,告别一切的不愉快和不幸。但可惜事与愿违,最近揭发多宗儿童怀疑被虐个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回响,特别是5岁儿童「临临」的不幸离世,更是震动全城。

刚过去的星期三,教育局局长和我到医院探望临临的哥哥和姊姊,听到主诊医生汇报哥哥身上的伤痕,不禁感到心酸难受。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样,心情难免有点激动,更会问我们做少了些什么。稍静下来,我们就会问现时的制度、服务、有关专业人士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改善空间,可以避免下一个孩子的惨剧,最低限度可以及早发现、及早介入。

在惨剧发生后,传媒会向有关方面查询,包括学校与政府部门。当他们尝试回答记者的问题,作出澄清时,却容易给人一种在「辩解」或是「卸责」的感觉,一时间难以说得清。

社会福利署就保护儿童权益,及确保怀疑受虐或已受虐的儿童得到保护,已制定了《处理虐待儿童个案程序指引》多年,亦在2015年制订了《修订版》,为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和学校等有关机构,提供合作指引。虽然有指引,但毕竟现时政府众多部门、学校、机构都有无数不同范畴的指引,前线工作人员要掌握与适时运用所有这些指引,适当培训、支援与督导是少不了的。

劳福局将会检视如何改善现有的制度,及如何加强有关服务。坊间提出了不少的建议,例如在小学提供一校一社工、为幼稚园提供社工服务、为高危家庭提供个案管理、引入强制怀疑虐儿举报制度等等,我们都会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力求改善服务的支援、配合及资源;亦会联同社会服务界探讨如何加强学校社工的支援、专业发展及督导。据我了解,教育局亦会探讨如何提升校长及教师对怀疑虐儿个案的警觉性。

最后,我希望大家,不论是家人、教师、社工以至社署同事,都要多发挥同理心(Empathy),多关注身边的小朋友或年轻人,提升我们的警觉性。有时候,只需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怀,就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确保我们的儿童及青少年能开心成长,笑着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