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保障与失业保障(二)

2020年6月14日

前言

继上星期的网志(「就业保障与失业保障(一) 」)谈到香港现有的就业与失业保障,今天的重点在失业保险的利弊。失业保险主要是要雇主及/或雇员供款,而领取时则毋须经济审查。虽然香港坊间的要求并非失业保险,而是毋须供款,及领取时亦毋须经济审查的援助,但我们先看失业保险的利弊,便更清楚知道没有供款及没有经济审查的利弊。

下文,我以「失业保险金」来描述从失业保险所领取的现金福利 (unemployment insurance benefits),以别于其他因失业所领取的福利,如遣散费或社会福利援助金 (social welfare assistance)。香港不少传媒用「失业救济金」来描述美国每星期都公布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包括新申领及总领取人数),听来似是社会福利援助金,实则是失业保险金。

领取失业保险的一般条件

虽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细节安排,大体上有以下共通点:

1. 失业人士领取失业保险金前,雇主及/或雇员需供款一段时间,如英国是两年,美国是过往五季中四季有供款等。

2. 自愿离职或因失德/行为不当而被解雇,都不能领取失业保险,不少地方的制度亦要求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失业人士必须寻找工作及不能拒绝邀聘。

3. 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般有时限,如英国是六个月,美国是99个星期,加拿大则视乎地区的失业率及失业人士于失业前年内的总工时数。

失业保险的优点

失业保险的最大优点,当然是其毋需经济审查,由于不论是雇主或雇员供款,雇员都理所当然可以申领保险金,没有额外的「尊严」代价。对雇主来说,解雇员工亦少些「罪恶感」。对雇员来说,领取失业保险金后,便毋须急于搵工,可「择木而栖」。不过,后面的两个「优点」,从另一个角度亦可以是其「缺点」。就如所有社会保险,失业保险有风险分担的功能—雇员毋须单独承担失业的风险,而雇主亦毋须单独承担解雇员工的后果;同样地,这个优点亦是一般社会保险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即风险的分担,带来责任的淡化(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这个淡化效果同时会反映于雇主与雇员的行为。

失业率的波动与平均水平

在未谈失业保险的缺点之前,我们先看看香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过往十年的失业率。当然,每一个地区的失业率的高低,主要是受到经济影响,用英、美、加来比较,是因它们在过往10年和香港所经历的经济周期与经济状况大致相同。不过,不同地区失业率的波动与平均水平,与其劳工巿场生态有关,包括了雇主与雇员的行为,及劳动人口的流动性;而影响劳工巿场生态有很多因素,包括了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以下我们先看四地的失业率,再看影响劳工巿场生态的两大因素,一是就业与失业保障,二是生活保障。

alternative text

在过往10年间,香港和英、美、加的经济波动大致相同,但从上图所见,美国失业率的波动最大,英国次之,香港和加拿大则相对稳定。不过,加拿大的平均失业率则较香港为高。加拿大在过往25年,鲜有失业率低于6%,2018年及2019年的平均失业率为5.83%和5.67%,是罕见的低位。一般而言,低于6%的失业率,对加拿大来说,因劳动成本上升已会做成通胀压力。最近大家都会留意到美国的失业率,近月出现大幅度波动:在今年二月的3.5%低位,三月升至4.4%,四月便急升至14.7%,五月稍为调低至13.3%1

整体来说,以2009-2019年平均失业率计算:加拿大>美国>英国>香港;而以失业率波动计算则是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香港与加拿大的失业率稳定性相若,只是香港的失业率是稳定地低2 ,而加拿大的失业率则稳定地偏高(香港的两倍)。

2009-2019年 平均失业率 失业率标准偏差
加拿大 7.0% 0.8%
美国 6.3% 2.3%
英国 6.2% 1.7%
香港 3.5% 0.7%

就业与失业保障

英国失业保险金水平(每星期约港币725元),美国失业保险金于不同州份有不同水平(每星期约港币1,833至6,107元),平均约为每星期港币2,949元;加拿大失业保险金一般是可投保收入3 的55%,最高为每星期约港币3,307元。四地比较,加拿大最寛松、美国稍为次之、英国明显较低、香港是零。

上星期网志提到,遣散费既有失业保障,亦有就业保障功能;而香港除了遣散费以外,亦有长期服务金,为非因裁员与结业或失德/行为不当而被实时解雇的雇员,提供额外保障,因此加强了就业与失业保障的功能。

  遣散费水平(每满一年年资)
加拿大 1周薪
美国 1周薪
英国 0.5/1/1.5周薪*
香港 2/3月薪 (约2.9周薪)

(* <21岁/21-40歳/>40岁)

如上星期网志指出,香港的遣散费/长期服务金计算比率较英国的为高,美国与加拿大的遣散费与英国的大致相约。当然,香港自从2000年成立强积金,及在有「对冲」机制下,遣散费/长期服务金的就业保障功能便被削弱了,而失业保障便「对冲」了退休保障。有关分析,再下星期的网志才再作详细交代。

劳工巿场生态:就业/失业保障与失业率高低/波动的关系

上文提到失业保险的其中两个优点,从另一角度来看成为其缺点。在失业保险制度下,雇主解雇员工少些「罪恶感」,对雇主是好处,对员工便是坏处,这亦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即雇主将其企业社会责任推回给社会。另一方面,由于雇员因直接或间接有向失业保险供款,失业后领取保险便理所当然,甚至是持续领取失业保险(如英国的六个月)亦是理所当然,因而实时回到劳动巿场的压力便较低,不急于实时搵工,对雇员来说是好处,但从整体经济及劳工供应上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加拿大为例,这是其失业率长期维持在6%以上的主因之一,而6%的失业率在加拿大已可算是「全民就业」。香港有别于其他地区,失业保障主要依靠一笔过的遣散费/长期服务金,而非每个星期或每个月领取,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失业员工没有任何「诱因」不实时搵工,这亦是香港失业率长期处于低位;而在经济复苏期,失业率下降得较快;但在经济收缩期,失业率上升得较慢的主因之一。

不过,如上文的资料分析所见,美国的失业保险金只是稍逊于加拿大的水平,但其波动十分之大,就如在三月到四月短短一个月间,失业率由4.2%急升至14.7%。主因之一是由于有失业保险金,雇主裁员十分迅速。但由于美国的公共医疗十分薄弱,主要靠私营系统,而融资主要靠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而医疗费用昂贵,员工一旦失去工作,便可能同时失去医疗保障,故虽然有失业保险,一般工人都希望尽快返回职场。失业保险制度加上其医疗保险制度,造成其失业率波动的原因之一。

另外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美国人的储蓄率低,真的是手停口停。美国成人的净资产值中位数(Net Wealth per adult)全球排名(第22)远较香港(第4)、加拿大(第9)及英国(第12)为低4 。所以近期大家见到不少美国失业人士,驾着漂亮的私家车,轮候食物银行派食物,对香港人来说是一奇观。上述分析,是要点出:政策对个人储蓄的影响,是社会与经济政策中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小结

失业保险的利弊,除了考虑其本身的设计,亦要考虑与其他相关社会制度的关系,更要考虑到整体经济、劳工巿场生态、雇主与雇员在雇佣关系上的行为转变。分析到这里,篇幅已太长,不能尽述,例如若说到要考虑到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对于个人储蓄的影响,与上述有关不同地区成人净资产值的关系,又是另一篇论文了。

一个毋须供款毋须经济审查的失业援助之利弊,可以从上述分析演绎,详情下回分解。

从多方面的指标来看,包括上文的劳工巿场生态,香港现有失业保障制度虽仍有需改善之处5 ,相对其他地区,却有其不少优胜的地方。若要考虑香港是否应成立失业保险,便要一并考虑遣散费的调整,长期服务金的存废,及取消强积金与遣散费/长期服务金「对冲」的安排。后者要再下回分解。

1有关数字甚有争议,不少评论指其低估了约3%。
2在1992至1994年间,香港的3个月移动失业平均数更徘徊于1.5%至2.4%之间。
3可投保收入(insurable earnings)有上限,每年为加币54,200元。
4Credit Suisse's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9
5这里只作一个脚注,日后再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