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儿女 父亲有责

2018年7月29日

在最近几个月就侍产假的讨论中,作为父亲的我,脑中多次出现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着后一句,此际我脑海中不禁泛起差不多30年前的情景——我的三、四岁女儿与六、七岁儿子,齐齐坐在我的背上,我扮我的「牛牛」,虽是爬两爬便人仰「牛」翻,但总是乐也融融。

关心法定侍产假进展的朋友应已知道,立法会就法定侍产假由三天增至五天的法案委员会,已在刚过去的星期三(7月25日)完成了审议法案的工作,但由于立法会暑期休会至10月10日才复会,故根据立法会程序,最快都要10月24日,法案才可以恢复二读。

在国际间的研究结果中,侍产假能否减低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没有显著直接的关系。不过,侍产假明显可以增加父亲参与照顾儿女的投入度,增加对产妇的支援,从而减低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当然,近年欧洲多国的父母产假(parental leave)安排,背后还有男女平等的意念。

我还记得,当年孩子们小学一年级中文第一课,总是「爸爸出外工作,妈妈留在家中做家务」。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描述,有可能在潜而默化下变得理所当然。虽然,近年有调查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男士中,过半数可接受「女主外,男主内」的说法,不过态度与行为不一定相符。以中期人口统计的资料为准,2016年本港有19 000名「家庭主夫」,相对有628 000名家庭主妇,「男主外,女主内」仍是主流。当然,我们亦不可以忽略近年的变化。1996年本港的「家庭主夫」只有6 000多人,到2006年倍增至12 000多人,继而直线上升至2016年的19 000人。相反家庭主妇的数目由1999年的797 000人,减至2006年的645 000人,再减至2016年的628 000人。

虽然「男主外,女主内」已开始出现变化,但仍是不少家庭主流的安排。不过,父亲参与子女的照顾与教育,对于子女的健康与成长,都有显著正面的关系。正如上述,增加侍产假可以有效增加父亲参与照顾子女的投入感。换言之,增加侍产假亦会对子女健康与成长,有着正面的关系。透过增加侍产假,有望让更多父亲从子女出生开始,就负起更多参与照顾孩子的责任,既可以减低新生妈妈的负担及患上产后抑郁的风险,更可以让夫妇俩尽早分担育儿的责任。

毕竟,在现届政府,我们还有不少要争取雇主接受的改善劳工福利政策,重中之重的是取消强积金与遣散费/长期服务金的「对冲」及增加产假的安排。虽然将侍产假由三天加至五天,并不算十分理想,但这是劳资双方得来不易的共识,我们应予珍惜和尊重,这亦是政府唯一可以接受的方案。我们希望能够成功争取最快在明年农历新年前后,先行落实增加法定侍产假至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