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件与成功争取

2020年5月31日

前言

今天的网志可算是一份感言篇。近月不少的讨论将社会上发生的先后事件,附会为因果关系,在政治上,更经常当是自己行动的「成功争取」。作为一个数十年来从事教学与研究,并多年社会运动与政治参与的工作,感想十分之多,亦只可数说一、二。

在数十年教学中,不论是涉及研究方法或是理论基础的课程,第一课就会谈论如何建立因果关系,当中提到的便是「迷信」的普遍性,及要建立两个事件的因果关系,便要分析两事件之间所发生的其他事件的所有可能变量。简单来说,A到Z之间,可能有B到Y的其他变量1 ,不能单单由于A发生后,Z发生了,便说A是因,Z是果;亦有可能由甲、乙、丙的变量,同时影响A和Z2 ,而令至大家以为是A促使Z的发生;亦可能是若没有K的发生,A不会发生,是K的发生3 ,才会有A及Z的出现。不过,现实社会中,就如在政治中,很多人都声称若不是我们如此做(如游行示威、罢工等),政府便不会如此做,所以自称行动是成功的。这些例子之多,真是数不胜数。

每次听到这些因果的声称,都令我联想起一个故事,和两宗政治/政策的事件。

河伯娶妻的故事

中学时有一课是「河泊娶妻」,大致上是叙述春秋战国时代,西门豹到当时魏国的邺城当县令,知悉到当地的一个习俗,便是村民每年将一名少女,抛入河中,作为献予「河伯」娶妻,以求河水不会泛滥。当中更有巫婆和官员勾结及贪污。同学们都会笑这些村民无知和迷信,但我总觉得这是「缺乏认知」与「恐惧」的结晶,加上「别有用心」人士的利用,才会成事;而且,要建立所谓因果关系,并不困难,抛少女入河后,之后没有泛滥便是「成功」了,若不成功,就说少女不够漂亮,用些时间选个更漂亮的再抛入河,河水总会退却。这些所谓因果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要笑村民无知迷信。多年前,一次乘巴士,十分塞车,到十字路口时,见有交通警指挥交通,车长便「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有交通警,所以咁塞车。」这当然是简单的因果联想,更可能受到车长对交通警一般观感的影响。

临时房屋区的取缔与大老鼠

大家在网上不难找到有关九十年代,政府取缔临时房屋区与大老鼠的描述,其中一个便是:「末代港督彭定康于1995年巡视九龙湾启祥临屋区时,当地居民送上一只活捉的大老鼠抗议。最后彭定康在施政报告中说要在1997年前清拆所有临时房屋区。4 」这宗将「送大老鼠」与「清拆所有临时房屋区」联在一起,看似是因果关系,是社工界有不少人乐道的「典故」。只要翻查历史文献,便知道两者只是一个巧合,更可能在有心与无心间的巧合。彭定康在1993年10月6日的施政报告中,已宣布:「到一九九六年,我们亦应可完全清拆一九八四年以前建成的临时房屋区。」,在1994年10月5日的施政报告中,再宣布:「我们正手清除临时房屋区和寮屋。」,同时亦定立了未来六年,建立共505,000公私单位的目标(即约每年8万4千多单位)5 。若不清拆临时房屋区,哪里来这么多已有基本设施的土地来达至目标呢?为甚么到1995年9月28日,彭定康还要到已计划清拆的临时房屋区探访呢?1995年10月4日的施政报告中,亦只是重复1993年的承诺:「我们会在1996年年底前,完成清拆所有在1984年以前建成的临屋区。」若说1995年的施政报告承诺与大老鼠有关,难道彭定康早在1993年便知道两年后,会收到老鼠的大礼?当然,说多几次,人们便会当它是真的,就如很多人都认为「8万5」的建屋目标是董建华在1997年上任时定立的一样。历史记录却不是如此。

黄毓民掟蕉与加长者津贴

在2008年10月15日的施政报告中,谈到考虑将高龄津贴(长者津贴)由当时的七百多元增加至一千元,有此一段:「政府有需要考虑引入某种形式的入息或资产审查」。字眼就如一般公文的小心:「有需要考虑」,没有结论。不过,在席上的黄毓民向曾荫权掟蕉,便成为有名的「掟蕉事件」或是「掷蕉事件」。后来,由于曾荫权在答记者的问题时,入息或资产审查不是「有需要考虑」而是「合理」,引来社会强烈反应。事实上,2008年所考虑的并不是新方案,早于董建华年代,已曾考虑加设「高额」长者津贴,不过要有入息或资产审查,只因财政赤字,这方案只是政府内部方案6 。由于社会的反应,曾荫权终决定简单地将长者津贴加至一千元,而不设入息或资产审查。究竟黄毓民掟蕉,与曾荫权后来的决定有多大关系呢?中间发生了甚么呢?与曾荫权答记者问题时所表达的个人看法有多少关系?与社会反应有多大关系?期间曾荫权有听到甚么人甚么的意见而作出最后决定呢?或许要待曾荫权或相关人士写回忆录才知晓了。若说,因黄毓民掟蕉,所以曾荫权改变主意,就如说「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一样,一只蝴蝶拍翼,与数星期后的飓风有着相连的关系,亦就如说地球上一草一木与我们都是「息息相关」,总是有它的道理。

后语

我没有描述近月发生相类似的社会事件与「成功争取」及因果关系的宣称,不过大家都会有不同的联想,便留给大家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不能不提最近的香港国安法的立法工作。有人说,由全国人大授权人大常委制定香港国安法,是香港的港独分子「成功争取」回来的。当美国计划制裁中国及香港时,我不知道其目标是否真是希望阻挠中国制定国安法,让极少部分的香港人可以继续勾结外国势力,以破坏国家安全,制造分裂和进行恐怖主义活动,但这些美国举措,日后的历史描述,可能会指它们令中国中央政府更有决心,进行有关立法工作,美国应该是会成功争取到中国为香港制定国安法的。世事因因果果,不一定如种瓜得瓜。

1学术是Intervening factors/variables
2学术是 extraneous factors/variables
3学术是 antecedent factors/variables
4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8%E6%99%82%E6%88%BF%E5%B1%8B%E5%8D%80
5香港长远房屋政策目标,始于麦理浩年代于1972年的十年建屋计划。第一个计划是十年内为18万人提供屋,1987年的长远房屋策略,定下每年4万资助房屋的目标。1994年施政报告目的是未来六年31万资助房屋,及19.5万私营房屋,即每年约5.2万资助房屋及3.3万私营房屋。到1996年年底的检讨,目标复位为每年8.5万公私营房屋。
6这个方案重现在2012年特首选举中,梁振英及唐英年的政纲中都有「特惠长者津贴」,亦即是时至今天的长者生活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