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障礙 一起同行

2017年12月10日

下班時分,金鐘、中環一帶車水馬龍。人潮處處,一衆打工仔行色匆匆,大概趕著回家晚飯,與家人共聚天倫吧。

在那個黃昏,我在遠處見到一位男士和他的導盲犬,在人來人往的扶手電梯旁靜靜地站著。趕著乘搭扶手電梯的途人,紛紛要繞過他們,鮮有理會,有些人甚至向他投以奇怪的目光。可能因爲對環境陌生,男士和他的導盲犬無法搭上這個扶手電梯。在我走近前,已有一位好心人協助他們成功步上扶手電梯。由此可見,在生活節奏急促的香港,殘疾人士的起居生活可透過其他人的扶一把或幫忙而得到便利。眼前的景象,令我想起了1969年失明歌手,José Feliciano唱的No dogs allowed。隔了近半世紀,若José今天來香港,帶著他的導盲犬,還是要有感地唱多次No dogs allowed。

日前,我就親身瞭解他們面對的挑戰,在參與香港復康會為推廣其「無障行者」活動的拍攝工作期間,攝製隊為我準備了一個特製的視目鏡,模擬視障人士的視覺。平日,不少同事都笑我步行似競步,但戴上了視目鏡後,由於視線範圍只限於兩個小孔,雖然未至於舉步維艱,但也深切體會到視野模糊的限制 。

現時視障人士攜同導盲犬進入容許公眾人士進入的處所及享用其提供的服務或設施等有關權利已經受到《殘疾歧視條例》的保障;運輸署一直鼓勵公共交通營辦商提供適當協助配合訓練導盲犬;政府亦拍攝了一輯名為「支持導盲犬服務 齊建共融社會」的宣傳短片,加強市民對導盲犬的了解和接受。

除了支持導盲犬服務,政府一直在多方面致力推動的無障礙環境,目的都是讓殘疾人士可以和其他人一樣,無障礙地進出同樣的場所。我們最近委託了康復諮詢委員會開展制定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研究範疇將涵蓋推動無障礙環境的措施以及共融社會的推廣,讓殘疾人士能融入社會。康復諮詢委員會將會在2018年初,進行廣泛的公衆參與活動,集思廣益去討論殘疾人士的各項康復服務需要及其他相關的議題。報告可望於2019年底向政府提交。

在推動無障礙環境的政策,香港政府已有30年的經驗,不過要達至一個共融無障礙的生活環境,還有一段距離。政府當然是責無旁貸,但仍需社會各界,包括各區議會、服務機構、自助組織,及每一位巿民一齊努力。



有關活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