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區資本 社區充滿陽光

2015年10月17日

上周六(10月10日)在2015年扶貧高峰會上,一名與會者質疑特區政府歧視天水圍,沒有決心解決區內的社會問題。我回應時強調政府近年高度重視天水圍的發展,銳意構建關愛共融的互助社區。

三天後的晚上,我應邀到元朗劇院主持由天水圍潮陽百欣小學同學擔綱演出慶祝十周年校慶的英語音樂劇《童心‧同夢》的開幕禮。百多位同學的傾力及精彩演出,充分反映天水圍已經走出陰霾,變成一個充滿朝氣、陽光和動力的新市鎮。

我於2007年剛出任上屆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時,因為天水圍發生了一宗倫常慘劇而認識百欣小學,更於晚上在該校禮堂舉行居民大會,與數百位居民對話三小時,細心聆聽他們的訴求。事件令整體社會關注到偏遠地區基層家庭面對的各種經濟和社會壓力,以及社區支援服務不足等問題。因此,我們當時除持續加強政府的支援服務外,亦在當區組織不同的持分者共同建設社區,建立社會資本,從而改善區內的環境。

其中,百欣小學就在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下,與相鄰的伯裘書院推行一系列「晴天計劃」,採取跨校合作及創新的「家、校、社」協作模式,凝聚家庭、學校和地區的力量。計劃為區內建立義工組織,利用學校齊全的設備,開放校園予居民使用;並以課餘託管為切入點,服務天水圍家庭,其中包括慘劇發生的天晴邨的家庭;又發掘「隱蔽」家長,予以協助。計劃共獲得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超過200萬元的資助,成功組織了超過260位義工,更有多達1 600位區內居民參與計劃。

兩校於2012年再度攜手,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210萬元,推行新一輪的「晴天計劃─愛友心」計劃,透過新增家庭配對及師友配對的策略,進一步深化區內家庭之間的關係,並扶助青少年成長。這個計劃於今年4月完成,成功組織了約650位義工,超過2 100位區內居民參與其中。更令人鼓舞的是,兩校將於本月底再次合作,透過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批出超過270萬元的資助推出「晴天計劃-愛傳承」計劃,在原有基礎上,再加入醫、福元素,聯同地區的醫院及醫療機構,建立跨界別健康支援網絡,為區內面臨壓力或受困擾的家庭提供支援服務,以凝聚社區資本,提升個人及家庭的抗逆力。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於2008年的申請期,特別針對天水區的需要,資助14個天水圍社會資本發展項目。至今,基金共資助35個在天水圍推展的計劃,當中27個計劃是於天水圍連串家庭事件發生後批核,以回應區內的需要。這27個計劃獲批資助金額共4,881萬元,至今起動了超過7 600名義工及動員936個合作伙伴,共支援約3 300個家庭,參與人數超過76 000人。我很高興看到在政府聯同不同團體的一連串支援過後,天水圍已步出陰霾,發展成一個充滿活力的社區。

緊密的睦鄰關係,不但為社區帶來人情味,長遠更是解決貧窮問題的重要一環。為鄰居的在職婦女照顧孩子、向待業人士提供原區就業的機會、配對師友為生於草根家庭的學童提供生涯規劃訓練等,都有助基層家庭步出貧窮,展開新的一頁。

勞工及福利局轄下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於2002年獲撥款三億元成立,並於2013年初再獲注資兩億元,讓基金繼續發揮其社會功能。至2014年底,基金共批出3億3,600萬元撥款,累積資助了281個計劃,分布全港十八區;參與人數超過57萬人,更動員包括商界、非政府組織、學界及居民組織等超過8 000個合作伙伴直接參與計劃,成功建立約2 000個互助網絡。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亦一直舉辦不同活動推廣互補共融的精神。基金現正舉辦「全港中學社會資本微電影創作比賽」,透過教授微電影製作,鼓勵中學生認識「社會資本」的概念,從小培養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

今日正值聯合國消除貧窮國際日,今年的主題為「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一起消除貧窮和歧視」,恰與特區政府矢志從社區入手,組織不同伙伴攜手解決跨代貧窮、家庭悲劇等社會問題的理念一脈相承。希望大家也和社會資本微電影創作比賽的口號一樣,和我們一起成為「新社區好幫手」,幫助有需要的人,為自己的社區盡一分力。

張建宗較早前到天水圍實地瞭解「晴天計劃」跨校合作的日常運作。
張建宗較早前到天水圍實地瞭解「晴天計劃」跨校合作的日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