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事件與成功爭取

2020年5月31日

前言

今天的網誌可算是一份感言篇。近月不少的討論將社會上發生的先後事件,附會為因果關係,在政治上,更經常當是自己行動的「成功爭取」。作為一個數十年來從事教學與研究,並多年社會運動與政治參與的工作,感想十分之多,亦只可數說一、二。

在數十年教學中,不論是涉及研究方法或是理論基礎的課程,第一課就會談論如何建立因果關係,當中提到的便是「迷信」的普遍性,及要建立兩個事件的因果關係,便要分析兩事件之間所發生的其他事件的所有可能變數。簡單來說,A到Z之間,可能有B到Y的其他變數1 ,不能單單由於A發生後,Z發生了,便說A是因,Z是果;亦有可能由甲、乙、丙的變數,同時影響A和Z2 ,而令至大家以為是A促使Z的發生;亦可能是若沒有K的發生,A不會發生,是K的發生3 ,才會有A及Z的出現。不過,現實社會中,就如在政治中,很多人都聲稱若不是我們如此做(如遊行示威、罷工等),政府便不會如此做,所以自稱行動是成功的。這些例子之多,真是數不勝數。

每次聽到這些因果的聲稱,都令我聯想起一個故事,和兩宗政治/政策的事件。

河伯娶妻的故事

中學時有一課是「河泊娶妻」,大致上是敍述春秋戰國時代,西門豹到當時魏國的鄴城當縣令,知悉到當地的一個習俗,便是村民每年將一名少女,拋入河中,作為獻予「河伯」娶妻,以求河水不會泛濫。當中更有巫婆和官員勾結及貪污。同學們都會笑這些村民無知和迷信,但我總覺得這是「缺乏認知」與「恐懼」的結晶,加上「別有用心」人士的利用,才會成事;而且,要建立所謂因果關係,並不困難,拋少女入河後,之後沒有泛濫便是「成功」了,若不成功,就說少女不夠漂亮,用些時間選個更漂亮的再拋入河,河水總會退卻。這些所謂因果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要笑村民無知迷信。多年前,一次乘巴士,十分塞車,到十字路口時,見有交通警指揮交通,車長便「恍然大悟」地說:「原來有交通警,所以咁塞車。」這當然是簡單的因果聯想,更可能受到車長對交通警一般觀感的影響。

臨時房屋區的取締與大老鼠

大家在網上不難找到有關九十年代,政府取締臨時房屋區與大老鼠的描述,其中一個便是:「末代港督彭定康於1995年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時,當地居民送上一隻活捉的大老鼠抗議。最後彭定康在施政報告中說要在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4 」這宗將「送大老鼠」與「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聯在一起,看似是因果關係,是社工界有不少人樂道的「典故」。只要翻查歷史文獻,便知道兩者只是一個巧合,更可能在有心與無心間的巧合。彭定康在1993年10月6日的施政報告中,已宣布:「到一九九六年,我們亦應可完全清拆一九八四年以前建成的臨時房屋區。」,在1994年10月5日的施政報告中,再宣布:「我們正手清除臨時房屋區和寮屋。」,同時亦定立了未來六年,建立共505,000公私單位的目標(即約每年8萬4千多單位)5 。若不清拆臨時房屋區,哪裏來這麼多已有基本設施的土地來達至目標呢?為甚麼到1995年9月28日,彭定康還要到已計劃清拆的臨時房屋區探訪呢?1995年10月4日的施政報告中,亦只是重複1993年的承諾:「我們會在1996年年底前,完成清拆所有在1984年以前建成的臨屋區。」若說1995年的施政報告承諾與大老鼠有關,難道彭定康早在1993年便知道兩年後,會收到老鼠的大禮?當然,說多幾次,人們便會當它是真的,就如很多人都認為「8萬5」的建屋目標是董建華在1997年上任時定立的一樣。歷史記錄卻不是如此。

黃毓民掟蕉與加生果金

在2008年10月15日的施政報告中,談到考慮將高齡津貼(生果金)由當時的七百多元增加至一千元,有此一段:「政府有需要考慮引入某種形式的入息或資產審查」。字眼就如一般公文的小心:「有需要考慮」,沒有結論。不過,在席上的黄毓民向曾蔭權掟蕉,便成為有名的「掟蕉事件」或是「擲蕉事件」。後來,由於曾蔭權在答記者的問題時,入息或資產審查不是「有需要考慮」而是「合理」,引來社會強烈反應。事實上,2008年所考慮的並不是新方案,早於董建華年代,已曾考慮加設「高額」生果金,不過要有入息或資產審查,只因財政赤字,這方案只是政府內部方案6 。由於社會的反應,曾蔭權終決定簡單地將生果金加至一千元,而不設入息或資產審查。究竟黃毓民掟蕉,與曾蔭權後來的決定有多大關係呢?中間發生了甚麼呢?與曾蔭權答記者問題時所表達的個人看法有多少關係?與社會反應有多大關係?期間曾蔭權有聽到甚麼人甚麼的意見而作出最後決定呢?或許要待曾蔭權或相關人士寫回憶錄才知曉了。若說,因黃毓民掟蕉,所以曾蔭權改變主意,就如說「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一樣,一隻蝴蝶拍翼,與數星期後的颶風有著相連的關係,亦就如說地球上一草一木與我們都是「息息相關」,總是有它的道理。

後語

我沒有描述近月發生相類似的社會事件與「成功爭取」及因果關係的宣稱,不過大家都會有不同的聯想,便留給大家自由發揮的空間。不過,不能不提最近的香港國安法的立法工作。有人説,由全國人大授權人大常委制定香港國安法,是香港的港獨分子「成功爭取」回來的。當美國計劃制裁中國及香港時,我不知道其目標是否真是希望阻撓中國制定國安法,讓極少部分的香港人可以繼續勾結外國勢力,以破壞國家安全,製造分裂和進行恐怖主義活動,但這些美國舉措,日後的歷史描述,可能會指它們令中國中央政府更有決心,進行有關立法工作,美國應該是會成功爭取到中國為香港制定國安法的。世事因因果果,不一定如種瓜得瓜。

1學術是Intervening factors/variables
2學術是 extraneous factors/variables
3學術是 antecedent factors/variables
4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8%E6%99%82%E6%88%BF%E5%B1%8B%E5%8D%80
5香港長遠房屋政策目標,始於麥理浩年代於1972年的十年建屋計劃。第一個計劃是十年內為18萬人提供屋,1987年的長遠房屋策略,定下每年4萬資助房屋的目標。1994年施政報告目的是未來六年31萬資助房屋,及19.5萬私營房屋,即每年約5.2萬資助房屋及3.3萬私營房屋。到1996年年底的檢討,目標重定為每年8.5萬公私營房屋。
6這個方案重現在2012年特首選舉中,梁振英及唐英年的政綱中都有「特惠生果金」,亦即是時至今天的長者生活津貼。